语文是一个多义词,一般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下面是我们收拾的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要点,仅供参考,期望可以帮到大伙。
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要点
《诗经》两首
文学知识
《诗经》,又称《诗三百》,网站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以我贿迁
言笑晏晏——不可说也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
渐车为裳——其黄而陨
士贰其行——咥其笑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于嗟鸠兮——反是不思
实词
1、讲解下列加线实词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体无咎言
无与士耽
女也不爽
靡室劳矣
2、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
3、通假字
匪来贸丝
犹可说也
于嗟鸠兮
岁亦莫止
《离骚》
文学知识
《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备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国内古时候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謇茝
诼偭忳
郁邑侘傺
溘鸷圜
皋
实词
1、讲解下列加线实词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__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一词多义
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
2.长余佩之陆离
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
2.谣诼谓余以善_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
2.余独好修以为常
修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2.退将复修吾初服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
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2.虽九死其犹未悔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2.鸷鸟之不群兮
现代文答卷方法
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
2.短句:a句子短,简单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导致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
3.自然环境描写有哪些用途:a渲染烘托氛围、形象、心情+b推进情节进步+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
4.自然环境描写有哪些用途:a渲染烘托氛围、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
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准时代特点
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点特点+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点+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年代意义
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
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
9.第三人称:a直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看上去客观冷静
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点及内心世界
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点性格特征点
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前凸后翘充实
14.白描:简笔勾勒,简单准确传神
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
16.细则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
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愈加完整,结构愈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
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
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
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
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用途+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用途+d渲染、烘托氛围+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23.结尾段:a照应主题,呼应开头+b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卒章显志+c升华感情,耐人寻味,启人思索
24.线索:一环扣一环,结构紧凑
25.照应:a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b呼应文题
26.举例:a具体实在,易于同意+b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c丰富文章内容+d表明__看法
27.多方面对比有哪些用途:a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b使主旨的内涵愈加丰富+c内容表现愈加集中
28.侧面烘托:a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b从侧面烘托__的__特点
29.引用:a具备文学味+b丰富文章内涵+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__看法
30.长短句间杂:读起来错落有致
31.叠词:a强调__+b读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美
32.记叙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33.说明文中的描写、文静性笔调:点染作品,使之生动形象
34.人物对话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b促进故事情节进步
35.引用传说:a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含蓄地引出、表明__看法
36.引用诗歌:a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备意境美+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含蓄地引出、表明__看法
37.引用名言:a增强说服力+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__看法
38.描写办法包括:a正、侧面b工笔、白描c多角度描写d动静结合e点面结合f寓情于景、情景交融g一些修辞、表现手法
记忆口诀为:正侧工白多点面,动静景情修表现
阅读顺口溜
1、如何分段:
读全文,明思路;抓特征,段自明。
同内容,并成段;单意思,独成段;
时间明,按推移;叙事情,视变化;
地址清,按转换;是说明,依内容。
2、如何概括段意:
概段意,办法多,可归并,善取舍。
总起句,概要句,过渡句,莫放过。
重点词,关键字,串成句,段意明。
3、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
审清题,仔细品;析人物,思言行;
抓要素,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
写景物,思特征;细推敲,套格式。